博鱼体育中国制造日带你走近新时代航空蓝领2021年12月26日,同志诞辰128周年之际,@共青团中央和@国资小新联合近百家中国企业,共同推出“中国制造日”系列活动,致敬伟大领袖,畅想美好生活。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中国制造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劳动者的汗水和智慧。
新时代的劳动者,继承了中国工人吃苦耐劳的光荣传统、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在建设科技强国、制造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历史机遇中,享受更加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开展更加富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工作,让“中国工人”成为更加受尊敬、有成就,更加“酷炫”的职业!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新时代工人的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在航空工业沈飞,航空制造正在变得更精密、更高效。
在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二层“航空报国”馆歼5飞机展位前,有一个木榔头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当时被国家称为“超八级”钳工陈阿玉经常使用的工具。就是拿着这样一把木榔头,陈阿玉凭借高超技艺,攻克了多项难题。
现如今,在沈飞方文墨劳模创新工作室,摆放在工作台上的一件件精妙的自制工具——多功能测量表架、冷镦模、多角度锉刀……在投入生产后,这些工具不仅节省了劳动强度和时间,还提高了产品质量精度,成为了新时代沈飞人手中的利器。
提到试飞站停机坪,我们想到的总是——夏伴酷暑、冬凌寒霜,在没有遮蔽的停机坪上,航空人连续作战,辛苦攻坚。如今中航西飞的停机坪上,有一个人见人爱的“大家伙”,机务移动工作方舱——
它长6米,宽3.5米,高近3米,放在停机坪中央,映射整个停机坪工作区域,与“户外调试”虚拟站位紧密融合,成为停机坪上的“临时大脑”。
“停机坪很大,以往封闭指令,需要从工作地点到班组来回跑。有了方舱,方便多了。”副单元长杨业说:“方舱配备了移动终端,从飞机上下来很快就能完成指令操作,做到‘时清时毕’,大大节省了时间。”每天在停机坪上走两万多步的卜建锋说:“一些小型的故障会议,我们可以在方舱里及时召开了,实时查询数模图纸,快速制订排故方案,机上及时实施,缩短排故流程和时间。”“还有8盏高亮度LED大灯,晚上光线更足了。”工人李若臻说。方舱一定程度弥补了停机坪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大大方便了工作。
机务工作经常没个准点,试飞站职工从早到晚待在停机坪是常有的事。炎炎夏日躲在机翼阴影下,凛冽寒冬在寒风中跺脚搓手,这样的场景已成过去式了。工人王凡说:“机务工作不确定性多,条件具备了马上就要开干。有时需要等成品和备件。为了节省时间,我们都在飞机边等着,夏冬两季是真熬人。有了方舱,防水防潮、隔热降噪,还给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真好!”
竹林、栅栏、木椅、鱼缸、花篮、木刻文字佐以装饰,室内外相通相连,你能想象这是哪里吗?是的,你没看错,这里就是中航西飞工具管理中心的职工活动室。
活动室里,绿豆、白糖、方便面、微波炉等物品一应俱全,使用方便;装饰了柜面和墙面,使职工休息时舒适自在、全身心放松。
在活动室的墙面上,西飞人制作了精益文化墙,全景展示了工具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围绕精益工厂建设目标开展的活动和取得的成绩。浓浓的文化氛围,使大家在休息时都能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满满。
航空工业电源的产业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孜孜以求、不断创新,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机械加工遇到困难时,陈冠琪是大家公认的“问题处理专家”,“点子多、方法多、经验足、爱琢磨”是这位集团公司首席技能专家公认的优点。由他参与研发的操作规范及操作方法,有8项获得国家专利,形成61项创新成果。
从“只是想用个更好的加工台”到如今成为航空工业电源数控加工技术标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陈冠琪说:“我毕生的心愿,就是用工匠精神把手中的产品做好做精,让我们的航空产品始终质量过硬、效能领先。”
储鸿民是集团公司特级技能专家博鱼体育。铣工专业出身的他被分配从事钳工工作,谁能想到这一纸调令成就了一位“钳工大拿”。他说:“钳工的探索,就是在三尺钳工台,精确毫厘间,不断创新,没有尽头。”
石磊鑫是航空工业电源新一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是近年来代表公司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最年轻的选手。96年出生的他,在大学时就已经拿到了高级工的职称。既有知识,又懂技术,是他的标签。面对“为什么选择当蓝领”的问题时,他说:“随着国家对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发展的支持,做一名工人,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