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建设习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 推进四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总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宣传全国各省局台网在广电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的亮点成果,推广好的经验做法,推动广电总局“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 推动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研讨班”成果落地落实,“视听中国”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高质量发展”专题,展现各单位在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智慧与创新举措,共同探索新时代广电视听事业的发展路径。
今天刊发“高质量发展”系列文章,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建设习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 推进四川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敬请关注。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习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的文化旗帜,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行动指南。四川省广播电视局着眼建设习文化思想实践新高地,牢牢把握广电“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三大工作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广电视听新质生产力,着力从四个方面推动四川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习总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四川局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一是深化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在省委编办支持下,将省广播电视科学技术研究所转隶省广电局管理,设立局总工程师岗位,组建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挂省应急广播中心牌子),改选局科技委,充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力量,同时加强与省内外“大校、大院、大所、大企”的合作协同,与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等主管部门的资源对接,申报科研项目,开展联合攻关,强化科技对广电视听的牵引作用。二是抢占科技创新应用赛道。立足四川超高清产业门类齐全、头部企业众多的优势,做大做强超高清、虚拟现实等新型视听产品和服务,推动超高清向医疗、安防等领域延伸,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虚拟现实视听技术创新与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四川。三是建设新型广电网络。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统筹有线博鱼体育官网、无线、卫星、IPTV等传输方式,基本形成“有线G+宽带+内容+X”全业务体系,与互联网头部企业开展生态合作,建成省域国家文化专网(一期),以文化专网参与全省石刻石窟保护项目,创新开发政企产品,探索文化数字化新业态新场景。通过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双治理”、开播“重温经典”频道等,电视大屏用户加速回流。
以品牌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加强品牌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川局重点推进“一平台、三品牌”建设。一是推进“视听四川”传播服务平台建设。“视听四川”门户网站和APP都已上线,成为首家“中国视听”入驻平台。平台上局、下接市县,横向与商业平台和厅局平台打通,同时与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和天府融媒联合体相互赋能,实现对全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公益广告、网络视听节目、影视剧和网络剧等精品内容的汇聚,供给省内播出机构,解决基层台“节目荒”和“版权困局”。二是推进“百部川扬”国内传播品牌建设。“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网络视听作品征集传播活动持续开展三年,媒体、平台和市县广泛参与,征集作品8000多部,全网流量超200亿,入选中央网信办网络正能量主题活动和广电总局“活力中国”单元,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决定》稿要求做响做亮这一品牌,今年“百部川扬”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逃出大英博物馆》等作品成为爆款。今年,四川局还启动了“百部川扬”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进行业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三是推进“神秘蜀韵”国际传播品牌建设。聚焦“三国三苏三星堆,非遗蜀道大熊猫”,注重以短视频对外讲好四川故事,联合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开展视频创作推优,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借船出海,展示四川的山水人文和万千气象。下半年,将在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支持下,组织举办好2024国际微短剧大赛,以赛促干,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四是推进“拍在四川”影视服务品牌建设。依托四川丰富文旅资源和一日四季独特优势,将实景拍摄与虚拟大棚有效结合,联合文旅、交通、公安等部门和市县政府,为剧组和企业提供一站式“订单式”线上线下拍摄服务。目前,线下服务窗口已陆续在成都、遂宁、乐山等地挂牌运行。累计吸引全国上百个剧组来川拍摄。爱奇艺、鼎盛佳和等头部企业纷纷落户四川。
以精品内容赢得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精品内容的创作和传播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局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一是构建精品内容扶持体系。省政府出台《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亿元资金,扶持重大文艺项目,奖励精品力作。优秀影视作品最高可获得高达2000万的扶持资金和1200万元的奖励资金。6个厅局联合实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建立四川历史文化遗产纪录片、动画片和电视文化节目(宣传片)项目库,每年推动创作一批历史文化遗产主题文艺精品,省级财政对单部作品分别最高补助500万元、500万元和300万元。市县同向发力,成都郫都区对优秀项目最高补贴1000万;乐山市、成都大邑县、遂宁大英县等地也出台了扶持政策。二是完善精品内容创作机制。统筹创作和传播资源,从创作规划、主体培育、分类管理、市场规范、行政审批等方面建立机制、完善政策。制定《2023-2025年度四川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重点项目库》,提高选题前瞻性。鼓励、引导创作团队开展采风调研,建立四川题材线索和故事元素上报采纳机制,丰富创作源头。设立项目管理专员、建立重点项目“一对一”联系机制,通过选题策划会、剧本研讨会、项目推进会、现场协调会、创作交流会等,主动问需解难。为在川摄制剧组、影视人才和影视企业提供在线政策咨询、落户申报、事务协调、拍摄取景、服化道美、人才服务等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畅通审查绿色通道,做到深度参与、精细指导和高效保障相结合。三是推动精品内容不断涌现。2023年,《后浪》《公诉》《做自己的光》《治愈系恋人》《故乡别来无恙》等川产电视剧热播,中国电视艺委会3次为川产电视剧召开专题研讨会,受到业界关注。今年“”期间,反映成渝铁路建设历史的电视剧《一路向前》在央视热播。此外,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广播剧《回家》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动画片《少年英雄小哪吒》《少年苏东坡传奇》、网络动画片《遮天》叫好又叫座。今年,纪念同志诞辰120周年的电视剧《春天的故事》《走向大西南》和展现大美中国的节目《熊猫国家公园》列入总局重点项目。
以良好生态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良性生态。一是强化局台网协同。推动频道频率精简精办,撤销电视频道6个,关停县级台超过总局规定的电视频道41个、广播频率2个。推动广电融合发展,13家市级融媒体中心挂牌。推动台网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台网合作,让台的内容优势、网的传播优势相得益彰。二是推进广电跨界融合。与文旅、教培、安防等行业深度合作,拓宽广播电视发展空间,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在今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展示应急广播在防汛减灾、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等各类突发事件中的作用,与省应急管理厅开展安全生产宣传短视频征集传播活动,30部短视频在应急管理部官网宣推,得到应急管理部和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三是激发产业主体活力。发挥省影视发展联合会、应急广播产业联盟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作用,鼓励产业主体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等节会平台招商,帮助成都影视城招引头部企业。四是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持续开展违规广告、短视频、黑广播、非卫设施等专项治理,深化“坚强阵地 美丽台站”建设,守好广电阵地,净化视听环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了部署。下一步,四川省广播电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习文化思想和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要素保障,持续用力解决制约四川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成色。一是加大改革力度,破除高质量发展制度性障碍。推动台网深化内部机制改革。精简精办频率频道。优化广电服务和视听产品供给机制,加强内容资源、传播资源、技术资源、数据资源整合聚合。形成局台网发展合力。营造审慎包容、鼓励创新、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二是加大治理力度,营造高质量发展氛围。深化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推进各级各类监测监管系统互联互通,加强对人工智能监管课题的研究,及时修订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和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效能。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与大学、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加大全媒体、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国际传播等紧缺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要素活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